大家都知道天气不佳的时候,不应该去海边玩,但其实就算是好天气,在海边还是有很多潜在危险,例如海中一些有毒的生物,又或是被无法预知的大浪卷走。夏日炎炎,这边整理8点给要去海边的人注意。

翻摄自。
不是每个海边都有巨石强森,大家要注意安全。
1. 流沙

很多电影会有这种情节,主角陷入流沙中,不断挣脱但还是一直下陷最后整个人都被淹没。不过真实状况其实是“几乎不可能”会这样,人顶多只会被淹到腰,虽然不是有生命危险但要起身却很困难,要使用约10万牛顿 (N)的力量,相当于要举起一辆车子,才能挣脱。真正的危险在于,还没脱身时被海浪淹没,此外,流沙对孩子来说也很危险,因为他们不能保持镇定。他们可能会挥舞手臂并移动腿以试图脱身,这只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。如果遇到流沙,试著“往后躺”,让体重平均分布,就可以安全离开。
2. 桶水母

潜水时看到水母可能会很兴奋,但若是这种桶水母,那最好还离远一点,他们是有毒的,如果碰到他们的触手会有灼热痛感,虽然不会危及生命,但会非常痛苦,灼伤可能会持续几个小时,另外,就算他们死.了也不要捡,因为还是有毒。通常海中太多水母时会禁止在水中游泳,大家不要忽略这个警告,因为偶然碰到一只桶水母是一回事,但是被数十甚至数百只包围却是另外一件事。因此下次潜水时,记得环顾四周。
3. 交错 (海) 浪 (Cross Sea)

交错浪是由风力产生,两个以倾斜角度传播的海浪形成类似棋盘格的海况。他很罕见且可以说是美景,但非常危险,浪高的话甚至可以翻覆一艘船,如果看到这样的情况,请尽可能回到岸上,海浪移动非常快且难以预测,人可能在瞬间被卷走。
4. 沙蚤

一般来说,这些害虫并不会真正伤人,只会引起一些不适。他们喜欢潮湿的地方,例如海藻。如果被咬会伴随一点痛和发痒变红,不过重点是,他们不会单独行动,如果被一只咬伤,很快就会发现还有其他沙蚤伙伴也在你旁边。沙蚤一词也用于指生活在沙地中的寄生昆虫,例如沙蝇或穿皮潜蚤。其中一些不注意就会很危险,例如雄性的穿皮潜蚤只是会咬人,但雌性却会在皮下产卵。避免这些生物的最佳方法是,不要在深夜踩在潮湿的海藻上或赤脚在沙滩上行走。
5. 离岸流

离岸流一般会出现在海边,且任何天气下都有可能,因此人们很容易疏忽。当海浪冲上岸时,会因为遇到陆地而溃散,这些海水会互相推挤找退路,起初会沿著沙滩平行移动,最后会汇聚成一道或数道垂直海岸的水流流回大海。遇到离岸流时应马上远离,如果不幸被拖入海中也不要惊慌失措,想马上游回岸边,用最省力的踩水或漂浮方式“随波逐流”,顺著离岸流的水流方向,沿与海岸平行的方向游离,脱离离岸流后再转向游回岸边。
6. 岸边浪 (或疯狗浪) (Shorebreaks)

岸边浪是指从岸上往海的方向卷起的浪,有时甚至会卷到露出沙滩,卷起后再打回岸上,听起来很难懂,但说疯狗浪应该大家就知道很危险,就算想要观浪,也要保持适当安全的距离。
7. 游泳时遇到大浪。

上图:状况;下图:解法。
其实在海边游泳本来就不是太好的主意,但如果真的出海游泳并遇上大浪,此时又离岸边有些距离的话,与其想著游回去不如先潜到水下,试图抵抗可能反而会有危险,先闭气下潜到海浪之下,浪过了再游回岸边。
8. 如果在海上遇难。

如果不幸遇上,在大海上遇难的情况,请不要为了保持温暖而快速游泳,为了防止体温过低,需要放松手臂、控制呼吸、减少移动四肢,并进入仰漂或是水母漂的姿势,就像坐在水里抱著膝盖一样。位于水上的身体部份越多,则损失的热量就越少。不论海边有多少救难队员,自己的生命都该自己负责,永远不要想挑战大海,他如果要耍流氓,你是拿他没办法的。
TEEPR CC:不会游泳的人至少学一下水母漂啊~
等等先别走!你看过我们的新影片了吗?